您所在的当前位置: 首页>首页(封)>议政献策
关于赴金华市开展学习调研的报告
关于赴金华市开展学习调研的报告
时间:2019/07/11 08:07:52 【字体:][][
责任编辑:

关于赴金华市开展学习调研的报告
田辉

6月9日至13日,市政协组织市书画院知名画家、书法家及部分工作人员赴对口合作城市—金华市开展了书画及文化交流,并对金华市发展理念、旅游文化、垃圾分类、古村落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考察,金华市发展速度之快、手笔之大、亮点之多、面貌之新、历史文化厚重给考察团每一位成员以强烈的震撼。

一是注重解放思想,创新发展理念。金华地处金衢盆地,纵观金华发展史,金华人从没有被“盆地意识”束缚,也绝不僵化封闭。恰恰相反,早在改革开放之初,一批弄潮儿便敢为人先、勇于创新,大胆创设“马路市场”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,形成了义乌小商品、永康小五金等诸多闻名中外的地域品牌,奠定了今天金华的产业基础。当前,金华又提出了“信义和美、拼搏实干、共建图强”的新时代金华精神,开展了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,掀起了更高层次上的思想大解放热潮。

二是注重保护开发,涵养深厚底蕴。金华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,素有“江南邹鲁”的美誉,名人辈出,历史悠久,风物遍布。金华在旅游开发方面将重点落在了“文化交融”,即将金华的山水文化、历史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宗教文化与旅游相结合,使传统旅游升华到全方位高层次多效益的文化旅游。一是建筑文化游,重点开发了太平天国侍王府、古子城、东阳卢宅、八咏楼等景区,开展古城文化游、古民居游和古村落生态游。二是民俗文化游,打造了以横店影视基地为特色的影视文化游,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特色的购物休闲游,以浦江书画为特色的书画文化游。三是山水生态游,以自然山水为依托,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景观,形成了金华山水交相辉映、层次分明,具有奇异盆地风景特色的自然景观体系,让李清照“水通南国三千里,气压江城十四州”的著名诗句辉映古今。

三是注重垃圾分类,推进生态治理。考察组一行考察了金华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村——琐园村。该村在垃圾处理上,推行“二次四分”法,由农户按能否腐烂为标准对垃圾进行一次分类,分成“会烂”和“不会烂”两类;村保洁员在分类收集各户垃圾的基础上,进行二次分类,对不会烂垃圾以可否回收为标准分为“好卖”与“不好卖”两类。会烂垃圾就地进入阳光堆肥房,好卖垃圾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,不好卖垃圾按原模式经乡镇转运后由县(市、区)统一处理。这种分类方法易学易用、易记易分,切合农村实际。金华市委、市政府坚持将垃圾分类治理作为民生工程,于2015年成立了金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,专职从事城区垃圾分类工作,建立“财政兜底、社会参与”的多元化筹资模式,营造了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压态势,走出了一条以农村为突破口,以城区为扩面点,符合金华实际的探索新路。

四是注重古村落保护,助力乡村振兴。考察组一行考察了浦江县新光村、金东区岭五村等古村落保护样板村,感到金华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和探索,并取得了良好成效。金华把古村落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,市政府出台了《金华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》《金华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》等法规,规范加强了全市文物、历史街区保护力度。大力实施了村庄整治工程建设,在整治中充分体现文化特色、生态特色,创建了以新光村、岭五村为代表的生态绿化、古建筑名人故居、书画等一批特色示范村。

几点建议:

(一) 进一步解放思想。通过这次考察,我们感到,与金华相比,在四平一些干部中还普遍缺乏敢拼、敢闯、敢试的胆气和硬气。由此建议,结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在全市展开创新发展理念、拓宽发展思路的专题讨论活动,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热潮,力争实现“五破除、五突破”,即破除保守思想,强化发展意识,在加快发展上求突破;破除守旧思想,强化创新意识,在勇于创新上求突破;破除小农思想,强化市场意识,在发展市场经济上求突破;破除特权思想,强化服务意识,在服务大局上求突破;破除推脱思想,强化负责意识,在担当上求突破。

(二)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。中央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,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做出了重要指示。建议仿效金华市垃圾分类经验,先行试点,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四平实际的垃圾分类路子。

(三)进一步推进旅游开发。在旅游资源方面,与金华相比,我市的确略显“先天不足”,但我市也有其不可比拟的特色。比如丰富的红色文化、满族民俗文化、黑土地文化、二人转文化。建议以挖掘研究、整理传承红色文化、满族民俗文化为主导,大力发展黑土地文化、二人转文化,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发展格局。

(四)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。经过历史岁月洗礼,我市已经没有成片的古村落建筑和街区,在一些村屯中有的往往是一两座房舍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,如伊通景台村现存的一处满族四合院老房等。不能因为全村只剩下这一处房舍就不去实施保护,可以实施买断或搬迁留住这些老房子。建议在一些完全改建成新农村式样的村落建一个“本村原貌博物馆(室)”,把这些“老房子”放进去,把从前这个村的原模样记载下来,留住“村落文化”。



吉公网安备 22030202000041号

版权所有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平市委员会 备案号:吉ICP备14002231号-1